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94354
婆婆的花样年华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幸福家庭》2018年第7期
     婆婆越来越老了。

    下班回到家,屋里静悄悄的。我以为婆婆外出溜达去了,转身却发现她在客厅的沙发上打盹,竟然丝毫没有觉察到我开门进来,依旧睡得很沉。阳台上,一大袋用锡箔折叠好的“金元宝”倚墙而立,我才猛然想起清明节快到了,顿时一股酸楚从心中划过。

    沉睡中的婆婆如一棵历经沧桑的树,亘卧在宽大的沙发里,紧抱着自己的双臂,蜷着身躯,显得有些孤寂无助。这些年,婆婆日渐雪鬓霜鬟,苍老了很多,曾经饱满的脸庞变得消瘦,无情的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一道道沟渠般的烙印。此刻她眼角挂着两颗晶莹的泪滴,脸上露出一丝欣喜,定是在梦中又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公公吧。

    公公生前曾经说过,婆婆当年也是村里一枝花。只不过,这枝花儿让公公一直满怀愧疚。按公公的话说,婆婆嫁给他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却毫无怨言。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公在镇属的一家集体砖瓦厂上班,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常常个把月才能回家一趟,于是家中的重擔全落到了婆婆肩上。两个孩子年幼,公婆体弱多病,里里外外,事无巨细,都是婆婆一人扛下,她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转个不停。

    有一年农忙时节,公公担忧家中的活计,就跟领导请了两天假。等公公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赶到家,已是晚上11点多,整个村庄沉浸在甜蜜的梦乡之中。公公看到只有自家院子里还摇曳着微弱的亮光,婆婆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赶摘着白天从地里拔回来的花生。看着婆婆憔悴不堪的模样,公公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婆婆却嗔怪道:“你在外面比我更辛苦,这点活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婆婆年复一年的辛勤操劳下,家里家外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儿女都成家立业了,生活越来越好。婆婆也迸发出蓬勃的气息,整日灿烂着一张笑脸,仿佛盛开的花朵。

    然而,3年前,公公突发心肌梗塞离世,给了婆婆一记沉重的打击。平时本就不爱多言的她,变得郁郁寡欢,总带着一脸愁容,才68岁的婆婆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花儿尚经不起严霜的覆盖,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儿呢?

    孑然一身的婆婆在我们的劝说下来到了城里。刚来城里时,婆婆甚是不适应。不适应满城的钢筋水泥,如鸟笼般透不过气的商品房;不适应出入关门,形同陌路的邻里关系;不适应进门换鞋等生活习惯……

    乡下邻居无不艳羡:“老孙(婆婆姓孙)享福了,跟她的二儿子到城里生活了。”说是来享福,殊不知,逐渐适应了城里生活的婆婆基本包揽了我们的家务活,俨然像是一家的“保姆”。

    每天,我再也不用火急火燎地起床做早饭、忙家务,大呼小叫地催促孩子们起床了。婆婆总是说:“你们年轻人上班辛苦,早上多睡一会儿。我年纪大了,反正也睡不着,这些活儿就让我来做吧。”在婆婆的宠爱下,我安心地做起了“甩手掌柜”。唯恐吵醒我们,每天婆婆总会先小心翼翼地将我们的房门关紧,然后轻手轻脚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早饭做好,烧好两大壶开水,接着洗衣、拖地。等我们起床,婆婆把早饭都已经盛好端上桌了。

    婆婆是一个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一有空闲,她总会找点事情来做,要么择菜,要么打理房子,就这样,婆婆还时常愧疚地说:“唉!光吃饭,挣不到钱,帮不上你们多大的忙啊!”看着婆婆那双略带浑浊的眼睛,微微颤动的花发,我心里一阵感伤:可怜天下父母心,婆婆辛苦了一辈子,现在都这么大的年纪了,却还总想着为儿女们尽一份力!

    婆婆有着初中文化,她爱看新闻,关心时事。她有时拿起孩子的学习课本,也能认真地看上半天。一些人文地理、名人诗词,我这个“70后”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婆婆却能随手拈来,朗朗上口。

    自从婆婆来到我们家,每天的晚餐时分就成了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刻,一家人展开了“文化大战”,比如猜谜语、背诗词、脑筋急转弯,谁输了谁洗碗。而此时的婆婆总是一反往日的寡言,对答如流,让人不由得刮目相看。赢了的婆婆却依旧会抢先捧起一堆碗跑到水池边,认真地洗刷起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着欢声笑语,汇成了一道优美的交响曲,透过窗户,在小区的空气里余音袅袅,当然,还有婆婆那又重新迸发出来的蓬勃生机……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年轻时的婆婆,有如山涧里长出的一朵无名花,不娇不艳,暗自芬芳。历经岁月沧桑,步入暮年的无名花,依然历久弥香,溢满四野,默无声息地奉献着迷人的芬芳…… (申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