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019
编号:13801396
公共卫生事件期间,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生成与实施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幸福家庭》 202019
     教师要重视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开发,让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幼儿园的“活”教材,以开展相关的生活化课程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那么,幼儿教师要如何基于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教育活动,用好这本“活”教材,让孩子们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打好生活化课程的家庭基础



    幼儿园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家长进行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督促和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卫生习惯、生活作息、游戏互动、亲子阅读、人际交流、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教育。

    (一)卫生习惯——家庭教育的基础课程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幼儿园可利用视频会议组织家长参与线上学习,领会具体精神要求,重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儿童学会戴口罩和“七步洗手法”,做到不挖鼻、不吃手、不挑食。家长也要身体力行,作为榜样示范带动孩子。

    (二)生活作息——家长和孩子的科学定制

    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长期的居家隔离会极大地限制儿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这不利于儿童的体质提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科学的生活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一日生活作息的科学性。家长要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自主发展的需求,与孩子一起商讨科学的生活时间和方式,张贴作息时间表,从而保障幼儿睡眠、餐点、游戏、运动、学习、劳动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三)室内“微运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互动项目

    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幼儿无法到户外活动。这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有趣的家庭“微运动”。“微运动”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时间微、场地微、活动量微。幼儿园可以开发多种适合家庭开展的“微运动”形式,并录制运动视频,通过视频教育指导家长和儿童,达到二者共同成长的教育目标。

    

创新活动和课程的多种渠道



    幼儿教师要落实“停教不停学”的要求,做好充足的教育准备和知识储备,科学规划好复学前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立足身心两健开发课程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健康,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开发“卫生课程”“生活课程”“运动游戏课程”等生活化课程,教孩子正确洗手、按时作息、科学饮水、保护视力、正确阅读等,并录制小视频让家长和儿童一起观看。并按照视频内容的方法和步骤练习,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学习和卫生习惯,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注重科学认知,从激发兴趣入手开发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指导幼儿学习的目标在于激发其探究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公共卫生事件这个特殊课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通过网络查询、亲子交流、同伴互动等形式,进一步认知自然,感悟科学,并学会珍爱生命,尊重规律,保护自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开发多种主题项目或者活动,诸如“病毒的起源”“病毒的传播”“病毒的危害”“病毒的防控”“野生动物——我们的朋友”“地球妈妈的眼泪”等主题活动,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如讲故事、画简笔画、亲子游戏、动画电影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总之,疫情是考卷,也是课程。幼儿教师需要正确认知公共卫生事件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结合儿童的真实体验和切身感受,引导家长从多方面开发家庭教育课程,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断创新课程开发的渠道和途径,让生活成为最好的课程,让生活化的课程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http://www.100md.com(丁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