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6.01.01
编号:19939
健康理念是人生基石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生命时报 2016.01.0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曾其毅

    健康理念是人生基石

    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首先要有健康理念,这是一切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基石。而健康理念首先就是要有预防意识。

    针对普罗大众,我的新年健康期待是:希望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心态、行为和生活习惯。健康行为包括:一是工作要积极向上,拥有自己的事业;二是有健康饮食习惯,让体内环境保持良好;三是抱着开放、平淡的态度,接纳生活给你的一切。做到上述三点,就能让心情时刻保持豁达和宁静,免疫系统能保持良好状态。癌症早期预防和控制靠的就是自然免疫力,所以心态平和的人不易患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减小。现代医学有些时候并不在治病,而在伤害身体,这也被近期一些科学研究证实。尤其儿科,医生常遇到一些家长要求给发烧孩子打吊针、用抗生素,甚至认为抗生素越高级越好,但“消炎退热”效果常不明显,有时反而烧得更重。研究早已证明,病原只是引发感染因素,真正引起机体损伤是,儿童身体对外界入侵感染产生自身免疫应答时释放炎症物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好病,还可能加强炎症反应,致病情恶化。很多化学药品还会伤害免疫系统,造成更多病理性损伤。所以我建议,能不用的药尽量不用,能不用化学方法治疗尽量避免。

    针对儿童成长健康,我的期待是: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科学理念爱护孩子。作为一名从业30余年的儿科医生,凭借我的经验、学识和个人体会,我想对广大父母提4点建议。1.孩子体格与智力发育连续不断,家长每分每秒都要让孩子拥有良好心情、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防病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吃得下东西,这是免疫力保障。要营养均衡,兼顾营养量和种类,最好让每顿食物都在5种以上,主食和绿叶菜、鱼、肉、蛋、豆制品相结合。2.溺爱不利孩子成长,父母要有意识激发孩子潜能如多跟孩子对话等,有助语言和智力发育;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事情,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孩子摔倒,能自己爬起就不去帮忙,可锻炼行为能力。3.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劳动习惯。孩子能在劳动中学到解决问题方法,学会自食其力,收获成长感悟。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尊重,懂得与人沟通、互动。4.孩子疾病一般是功能性,无需过度治疗,做好预防一般不会得大病。我多年探索“育儿经”是:夏天给孩子洗澡,用热水洗净后,可再用相对凉些水浇身体,让孩子适应受凉感觉,长期坚持比较不易感冒。我常说,浇点冷水孩子坏不了,但乱打针吃药会坏,大家要分清孰轻孰重。▲

    扫二维码,分享从医30余年儿科专家曾其毅院长的4个育儿经。, http://www.100md.com(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