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夏季
编号:20608
夏日饮食中的危险分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5日 生命时报 2016.08.05
     豆腐变黏 馒头发霉 腊肉发黄

    夏日饮食中的危险分子

    受访专家: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谭桂军

    夏季温度高、雨水多,隐藏着食品安全的重重危机。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指出,很多食物稍不留意就会变质腐烂,我们必须防住食物里的危险分子。

    1号危险分子

    富含脂肪的食物

    代表食物:植物油、坚果、油炸食品、腊肉等。

    隐患:这些高油脂食物如果放置时间过长或储存不当,会发生氧化。油脂氧化过程中会产生酸败产物,过氧化脂质会导致食品的外观、质地、营养变差,如腊肉内的肥肉变黄,蛋糕变硬变干,油脂变质时会产生过氧化脂自由基,可能破坏人体内的酶类,使人体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此时,食物会有苦涩的“哈喇味”。

    对策:富含油脂的食物要低温避光储存,同时避免受潮。可以把它们放进密封盒、密封袋里,盖好盖子,拉好封口。只要减少与氧气、光照、微生物、水等的接触,就可以安全储存。

    2号危险分子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代表食物:牛奶、豆浆、豆腐等。

    隐患:夏季气温高,豆腐在室温下放一段时间,表面可能就会黏糊糊的;牛奶、豆浆放久了,会产生絮状物,甚至凝固。炎热的伏天非常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生长,比如细菌、霉菌、酵母菌等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而上述高蛋白食物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发生腐败变质,分解产物有腐臭味,主要由胺类、酮酸类、硫脲类等产生。最危险的致病菌有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食用后可能导致腹泻、呕吐。

    对策: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尽量在开封后4小时内吃完,吃不完的冷藏储存。但开了封的牛奶、豆浆等,即便在冰箱里也难以放太久,超过一天最好扔掉。

    3号危险分子

    未经加热的食物

    代表食物:凉菜、生海鲜等。

    隐患:凉菜、生鱼片、寿司等一般不会进行加热,其中的致病菌难以被去除。如果放置时间久了,就会给细菌繁殖提供条件,引发腹泻等问题。凉拌蔬菜在室温下放一段时间后,其中的硝酸盐易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转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对策:不经过加热的食物最好一顿吃完,不要留到下一顿。夏天吃凉菜可以加点醋、蒜,生鱼片等应蘸芥末吃,这样做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4号危险分子

    容易受潮的食物

    代表食物:粮食、茶叶、坚果等。

    隐患:夏季阴雨天较多,即使在干燥的北方地区,连续两三天的阴雨都会让很多食物受潮发霉。馒头、面包等食物易滋生细菌,长出霉斑,花生等谷物更易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素。

    对策:食物发霉后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扔掉。吃不完的面食、坚果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凉爽的地方,或放到冰箱的冷冻室储存。▲(本文由本报特约记者王宁采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