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31
编号:88793
林可胜,抗日战场上的医学大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31日 生命时报 2020.07.31
     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中,很多海外华人医学家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这样一个人,他奋身于中华民族救亡运动,组织抗战救护队,奠定了中国抗战医学体系的基础;他发起创立中国生理学会,被誉为中国生理学之父。他的名字,叫林可胜。

    林可胜(1897~1969年)祖籍是福建海澄,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华人医生家庭,父亲林文庆是当地著名医生和华人领袖,姨夫是世界闻名的医学家伍连德。1905年,林可胜8岁,母亲病逝,父亲事务繁忙,把他送到苏格兰求学。1913年,他获得英国海峡殖民地“女皇奖学金”,考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919年,林可胜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士学位,在该校生理学系担任讲师,并在英国著名生理学家谢弗爵士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落成。在与当时协和主要经办者顾临的通信中,林可胜表示:“我毕生最大的愿望是回到中国教授和研究生理学。”1924年,林可胜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任教,大展雄心壮志,投入到中国医学科学建设中,与协和的中国医学家吴宪、马文昭、陈克恢通力合作,取得了诸多成就,很快在中外学术界崭露头角,次年就被协和任命为生理学系主任。1926年,他与吴宪一起发起建立了中国生理学会,并当选为首任会长。1928年,他被选为中华医学会会长。
, http://www.100md.com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林可胜组织协和师生成立医疗救护队,积极开展战地救护工作。在他领导下,协和抗战医疗队于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并在协和建立制度,所有身体合格的学生都要参加战地医疗训练和战场实地救护工作,并进行考核。

    1937年,林可胜因爱妻病逝而情绪低落,向协和校方申请学术休假,并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国际联盟远东农村卫生会议和国际生理学会议。行至中途,接到北平、上海沦陷的消息,以及卫生署署长刘瑞恒请求他为中华民族存亡而战的长信,他立即中止行程,返回抗战前线。他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中央卫生实验处副处长,负责救护前线伤员。林可胜受命即开始筹备长期抗战救护计划,于1937年12月在汉口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并就任总队长,组织医疗救护队到战地和后方医院开展医护工作,并组织运输队协助转运伤病员,同时帮助战区民间救护工作。救护总队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国内外著名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有的还是林可胜在协和教过的学生,业务水平很高。

    林可胜运用自己在国外的影响,为救护总队争取了大量国际支援,获得了药品、配料及器械的充足供应,还拥有200多辆救护车及各种辅助车辆,有效保障了伤病员和药品物资的输送。抗战救护总队后来发展到大小医疗队150多个,主治医务人员2000多名,遍布中国各战区,成了全国抗战救护中心。
, 百拇医药
    林可胜为战时中国军事医疗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建立了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训练了大批军医、护士、卫生员,制订《战时护理手册》,包括了战地医院的基本护理原则和流程及医院环境、病房、手术室、洗衣房、厨房等地的注意事项。该训练所成为了抗战时期中国医护人员培训的核心基地。他还特别关注中国军队营养问题,针对当时中国军队中士兵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良、体质虚弱问题,专门为伤病员制定了营养餐。救护队还为中国军队制定了标准饮食手册,指导如何在不同情况下调整配餐,遵循科学的烹饪原则,以保证营养。

    林可胜为中华民族抗战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国共两党都给予高度赞扬。他推动中国医学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也在国际医学界得到了承认。1942年4月,他全票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理由是他作为“中国生理科学的先驱,建立了中国生理学会,以及把现代医学和外科学应用于中国现实需要(抗战)的杰出能力”。

    林可胜主张全民族团结抗战,对各抗战力量一视同仁,曾派出多支医疗队赴延安、太行、太岳、皖南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帮助八路军、新四军救治伤病员。1938年,林可胜接到朱德总司令求援,遂派出协和毕业生墨树屏率领的医疗队,深入敌后与八路军汇合,帮助建设兵站医院,墨树屏后来为民族抗战玉碎沙场。
, 百拇医药
    1942年3月,林可胜奉命加入中国远征军,飞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负责军队医疗救护工作。他带领救护队建立野战医院,部署伤员运输,安排医疗物资分发。中国远征军转战缅甸期间,他作为军医随先遣队穿越被称为“魔鬼之地”的胡康河谷和野人山无人区,到达印度,部队死亡率只有个位数。而后续的杜聿明率领的部队则因疾病大量减员,几乎覆没。之后,林可胜又在印度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医护卫生训练工作,被任命为军医监卫生总视察。林可胜在印缅战场开展的军事医疗救护工作,得到中国政府多次授勋嘉奖。

    1944年3月,林可胜进入军医署任职,次年7月,晋升军医署署长,成为中国军医界的领袖人物。抗战胜利后,林可胜于1947年5月组建了国防医学院,就任院长。南京政府覆灭之前,林可胜脱离政界,远赴美国回归学者生涯。1969年7月8日,林可胜病逝于牙买加次子家中,一代中华医学巨星悄然陨落,留给后世国人深切怀念与诸多感慨!▲, 百拇医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