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31
编号:88805
工作日情绪,阴转晴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31日 生命时报 2020.07.31
     工作日情绪,阴转晴

    找到符合自己的节律,应时而动提高效率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汤永隆

    本报记者 张筱悦

    上班族应该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周一上班有点萎靡,周四最颓,周五又像打了鸡血。加拿大心理学家、麦吉尔大学教授德比·莫斯考维茨曾做过一个有趣研究,发现人们工作日的心情和办事效率确实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一周的前半部,人的精力旺盛、态度激进,后半部精力下降但更通融。那么在这五天中,心情具体是如何变化的呢?

    星期一:萎靡不振。作为一周工作的开始,星期一可以说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过渡期”。双休日之后,人体的生物钟往往还没有调整过来,一下子从休闲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伴随着疲倦、头晕、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星期一综合征”,这一天也成为员工迟到、请假的高峰日。德国汉堡“耳目”市场研究所的一个问卷调查显示,近80%的德国人星期一早晨起床后情绪低落。有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况其实在周日晚上就已经出现,人们为即将到来的星期一而烦恼担心、思前想后,无法安然入睡。
, 百拇医药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周一的疲惫与周末娱乐过度有关。所以,双休日最好不要选择过度消耗精力的娱乐活动,或者将强度较大的活动安排在周六,周日则进行较为轻松的休闲,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等,让身体得到放松。此外,周日晚上可以提前做好心理调适,多想一些与工作有关的开心事,比如关系好的同事、好吃的工作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星期二:压力过大。熬过困倦的星期一,到了周二,人们开始走出闲散状态,着手处理遗留的工作,工作量和压力水平都达到峰值。有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通常会在周二放弃午休,加紧干活。有研究报告显示,周二这天员工积极性最强,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英国某保健品公司对3000名白领展开调查显示,约20%受访者会在周二加班以弥补之前未完成的工作。

    因此,汤永隆认为,周二这天工作者应注意调节心理压力,不要总将注意力放在“被耽误的周一”上,要知道接下来还会有3天的工作日,可以做一个合理的工作安排和时间规划,将落下的工作一点点赶上,不应把压力集中在这一天。
, http://www.100md.com
    星期三:思维活跃。星期三是一周的转折。延续了星期二的忙碌,到了周三,人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快节奏的工作状态,这一天的职场人士干劲十足。同时,周三处在一周工作日的中间,上一个周末的快乐已经远去,离下一个周末还有几天,人们仿佛坠入到“工作泥沼中”,只能像“打了鸡血”一样投入工作,此时的精力最旺盛,且思路活跃最具创造性。

    虽然周三的工作状态极佳,但人们的心情不一定是最好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心理学家查尔斯·阿热力教授的一项研究结果表示,周三是人们情绪的最低点,因为这一天进入人们视线和大脑中的信息开始变多,心理受到的冲击和负累也随之增加,导致信息焦虑。汤永隆也认为,在这种“打了鸡血”的状态下,人们可能长时间神经紧绷,很容易忽视身心的疲惫与不适,造成过度劳累。应注意劳逸结合,可以抽时间午休一会儿,或工作间歇喝杯咖啡稍作修整,避免长时间高度紧张对身心造成伤害。

    星期四:疲惫不堪。在经过了前几天高效率、高强度的办公后,许多职场人士已经身心疲惫,生理和心理都受到挑战,所以有人将星期四称为是“黎明前的黑暗”。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疲惫,让人没有心力再去过多争执与较真,所以周四这天人们的顺从性较高,说话也最容易通融,这种时候如果去找客户或同事协商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 http://www.100md.com
    汤永隆认为,面对这种身心俱疲的情况,应该及时调节情绪或调动工作激情。比如早上工作前,先回想本周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把注意力放到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上,为自己打气;也可以为自己买束花或者吃些美食,改善心情,缓解疲惫。

    星期五:心浮气躁。由于双休日即将到来,周五总会让人们心情大好,遇事更容易看开,也更具包容心。心态的转变让一些平日里看来有些头痛、棘手的事情,在这一天也变得不那么令人怵头。另外,熬到了星期五,不少人会希望“一周事一周清”,工作效率提高,上班时间也不再显得煎熬,甚至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干过了点。但由于“赶着结束工作”,周五也是出错率较高的一天。有研究也指出,星期五这天人们会变得大胆且具冒险精神,容易进行高风险投资或干出格的事。所以,周五也成为一周中最容易被“炒鱿鱼”的日子。在这一天,面对工作更要小心谨慎,避免出错,不要因为周末即将到来而心浮气躁。

    最后,汤永隆强调,每个人的情绪、工作节律各不相同,上述总结只是大致规律,应找到符合自己的周期规律,应时而动,将效率发挥到极致。必要时,也可以去了解同事、上司、客户等人的一周节奏,选择恰当的时间找恰当的人办恰当的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