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1.01
编号:90392
人们常否定真正所爱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1日 生命时报 2021.01.01
     人们常否定真正所爱

    “真香定律”多源自压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麦舜翩

    “打死我也不吃一口”,结果吃得非常香;“我一定不会用XX产品的”,结果买了很多;“我不会喜欢那种人的”,结果每一任男友都类似……一开始很否定、抵触,甚至厌恶,“发誓不会喜欢”,接触了以后发现很喜欢,这种现象被网友称为“真香定律”。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以至于网友得出“没人能逃过真相定律”的结论。从心理的角度看,“真香”心理确实每个人都有。

    一开始就“极力否定”,可能正是内心“有倾向”的负向反映。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反向形成,是指把潜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相反的行为。由于现实和理性的“施压”,我们常常会否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例如,家中长辈对孩子要养宠物非常反对,甚至扬言“只要带回来就扔出去”,结果后来跟宠物非常亲,甚至爱宠物胜过孩子。又如,一个优秀的学生对其他同学使用学习机表示不屑,认为这些胡里花哨的电子产品只会影响学习,不会有任何帮助,后来一次机缘巧合,同学借了学习机给他背课文,他发现效果很好,就立马自己也买了一台。

    长辈认为养宠物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学生认为使用电子产品是不认真的表现。这些“正确的”观念变成了一个个原则,让人察觉不到内心的欲望。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冲突,在潜意识中被某个东西吸引,却又在理性中觉得不应该。要平衡这种冲突,就要加倍地否定、拒绝这个东西,摆出坚决的姿态。过度的情感反应,往往暗示着人性中存在矛盾、相反的意愿。而一旦划开了口子,发现满足欲望也不会有不良的后果,就会最终暴露“喜爱”的真心。

    人性中既包含原始冲动,也包含社会教化带来的道德、规则观念,两者有冲突是很正常的。过去我们常常选择继续压抑,不暴露心中所想,而“真相定律”的出现和流行,带来了一定的缓和认知冲突的作用。因为大家发现“没有人逃得过真香定律”,说明改变主意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人人都会有,既然这样,“打脸”也不再是那么尴尬的事。当大家可以比较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前后不一致时,也许处事就可以变得更灵活,有更大的空间去接纳、表达真实的自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