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2999
母亲是我做人的楷模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日 生命时报 2021.07.02
     母亲是我做人的楷模

    林兰

    每年的7月初,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的中考高考操碎了心,孩子们往往不太能理解。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父亲给我指引了上学路,母亲则用瘦弱的身体支撑着我不断前行,给我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我的母亲出生于1914年,2003年在京仙逝,享年90岁。她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为人善良,品格高尚,事事总是先替别人着想;心胸开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耐劳,从无怨言,为子女不惜奉献一切。每当我想起母亲,总不禁热泪盈眶。

    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对他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总是苦力活干在前。为分担家庭重担,她外出打零工,替商店洗过瓶子、为建筑商砸过石头、为粮店扛过大米、去茶庄做过茶叶……对一个身材瘦小的妇女来说,这些活全都是十分辛苦的。母亲个头比我还矮一些,结婚前她原本是大家闺秀,为了家庭生计四处去做苦力活,没有坚强毅力是难以做到这些的。

    母亲待人热情、乐于助人,这在景宁县方圆几十里很多人都知道,每当提起我母亲,老乡们总是赞不绝口。记得儿时家境困难,一家老少三代仅靠父亲几十元薪金生活,三餐经常吃不饱。由于家里大米十分短缺,主要以白薯干为主食,当时幼小的我对于一碗白米饭总是十分渴望。那时,附近乡村常有畲(音shē)族老乡来作客,只要他们尚未吃饭,母亲就会将家中仅有的白米做成饭食招待客人。

    母亲的好人缘是出了名的。她总是想他人之所想。我记得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成了妇女干部,经常帮忙调解邻里纠纷。母亲对此十分热心,谁家里闹矛盾或有事求她,只要她能做到的,总是有求必应。为此,母亲整天东奔西走,有时连饭都顾不得做,被我们埋怨过好几次。但母亲依旧乐此不疲。

    人民公社成立后,母亲有一次分发粮票忘了记账,发现有200斤粮票对不上号。父亲为此着急上火,我们也替母亲发愁。当时每个人分多少粮票是定量的,如果这些粮票找不齐,母亲可能会涉嫌犯罪。我们全家人四处奔走,找领过粮票的老乡说明情况并一一核对。俗话说“善良的人不会吃亏”,最后核对完,竟然还多出了两斤粮票。看到这一结果,父亲乐了,直呼母亲真会做人。当时那一幕,至今让我感动不已。

    母亲为我也是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爱。为了我能上高中,母亲经常从白天忙到黑夜,拼命打零工只为给我攒够一学期的生活费——50块钱。当时她替人织毛衣,只有微薄的酬金,即便如此,她也从不计较,常常通宵达旦地编织。当时家里没有电灯,她舍不得家里的灯油,只用一根灯芯在“黑灯瞎火”中织。为此,她的手指常被毛衣针顶破,她也没有喊过一声苦与累。

    每当我想这一切,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母亲一生做好事、做善事、热心助人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当年高考时,作文的题目就是《我的母亲》。如今,母亲虽然离我而去,但她永远活在我心中,是我做人的楷模。我永远缅怀亲爱的母亲。(连载⑥)▲林兰教授的母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