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7250
四招解决“早上起不来”
http://www.100md.com 2021年9月24日 生命时报 2021.09.24
     提前熟悉环境 经常表扬鼓励 邀请伙伴做客

    四招解决“早上起不来”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 邢 颖

    本报实习记者 牛雨蕾

    开学不到一个月,不管是刚入学的小孩子,还是重返校园的大孩子,都可能出现“妈妈,我不想早起”“妈妈,我想再睡会儿”的情况。面对这种局面,很多家长犯了愁,理性解释和共情似乎作用不大。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邢颖看来,解决孩子的赖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突破才能奏效。

    不愿离开熟悉的照顾者。部分孩子上学后对陌生环境恐惧,不愿去学校。这时,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脱敏”,比如可以和老师商量,看是否能陪同进校园熟悉环境,有利于消除恐惧感。慢慢地,延长上学时间,即使哭闹也不要马上把孩子接走,如果一哭就允许他不去学校,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同时,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担忧焦虑,这样会加重其害怕情绪,更不愿意去学校。

    对生活节奏变化的不适应。幼儿园相对宽松,上学后则被纪律约束。部分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并遵守学校要求,会受到老师批评,导致不愿上学,以赖床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情况,需要上学前调整他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也可送给孩子有趣的闹钟做礼物,如会跑的闹钟,不及时按掉就会跑;地毯式闹钟,必须起床踩一下才会停止响铃。

    因对课业产生沮丧不愿上学。相同年龄的孩子发育程度并不相同,有些孩子心智发育晚,学习和生活能力赶不上同龄孩子,就会感到沮丧、不愿上学,这时需要多使用鼓励法。首先要找到孩子在意并感兴趣的事情或东西做强化物,一旦达成上学行为便给予鼓励。其次,孩子在校有好的表现要奖励,让孩子有成就感。最后,及时解决孩子在校遇到的困难,避免他产生畏难情绪。

    不会与其他孩子相处。部分孩子因为被其他同学孤立、缺乏人际关系而不愿上学。这时需要鼓励孩子和一些小朋友相处,一起相约上学、放学,也可以邀请相熟的孩子到家里做客。

    除了刚上学的孩子,高年级的孩子也可能出现不愿上学的情况。他们更多的是因为学习困难、伙伴关系差、与老师沟通不畅等,有些孩子会因此焦虑抑郁,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就医。▲, http://www.100md.com